消费降级后,我的国际教育之路却更贵了
文丨ABB图
上一篇文章: 给普通家庭铁了心想留学的人一些建议 下一篇文章: 小红书的海外征途,华人的Ins
Unsplash我们已经写过多次国际教育里有哪些名不符实的“坑”,这都是不少家庭挨宰的“血泪史”。不过,还有一些让当事人后悔的案例,却是因为“贪便宜”。很多人会觉得,“贪便宜”可不像走国际教育的高净值家庭会做的事啊。怎么说呢,毕竟,现在消费降级了嘛。
01
去一所学费便宜,但排名靠后的大学疫情期间,受疫情和大国关系的影响,去东南亚提早留学有了大幅增长。爸妈带孩子去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读国际学校,尤其是后两国,学费和房租都相对比较便宜,只花跟一线城市国际学校学费差不多,甚至更低的价格,就能涵盖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孩子在那里可以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享受全英文的国际化教育,避开了国内高强度的内卷,生活也相对更简单轻松,这让中国爸妈们觉得是一件高性价比的事。这些提早留学的孩子,后来一部分仍旧申请去了英美澳加的大学,而有的则选择留在东南亚当地,读那里更便宜、申请竞争难度更小的大学。这其中就包括了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孩子。他说:
“其实澳洲的我也申请了,结果出来,有一个澳洲八大的offer。但澳洲比泰国贵多了,所以我们家商量了一下,想想还是省点钱,选择留在泰国本地,读了一所当地口碑不错的大学。只是这所大学对中国人而言没什么名气。我当时一直认为专业比大学重要,我的专业我很喜欢而且是朝阳行业。可真当我暑假回中国,准备找份实习时,却发现我的第一学历竟然成了劣势——国内大厂的HR手里貌似有一份他们企业认可的外国大学的名单,他们只招这个list上毕业的人,像我这种专业对口可是大学听都没听过的,他们一致认为是野鸡大学。更何况,学校还在东南亚……我现在很后悔,当时应该选澳洲八大的,至少中国HR听过。现在我只能留在泰国工作,因为泰国人认可我的大学。我不确定要是我再读一个知名大学的研究生,能不能在国内‘扳回一局’?怕就怕HR还是更重视第一学历。我现在终于明白是大学重于专业了,你看好的大厂校招也只去好的大学。唉,这个便宜真不能贪啊。”02
为了免学费,去了新开的国际学校在消费降级的时代,国际学校动辄二三十万一年的学费,让不少中产家庭心生忧惧。而此时,若看到“免学费”的招生政策,家长们会不会多看一眼?其实,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肯定是觉得通过“免学费”或发点“奖学金”带来的价值大于这个钱数本身的价值,才会选择用这种营销方式的。一方面,可以为品牌力和信誉度尚未建立起来的学校争取到比较优秀的学生。这些尖子生未来被顶尖大学录取的概率高,一旦“中奖”,便能吸引来更多好生源,所以花点钱在他们身上,是划算的。另一方面,“免学费”三个字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家长们总会多看一眼这条广告吧。其实只要家长细看获取“免学费”和“奖学金”必须满足的标准,就会知道,一般都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真正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是少数。这样一来,学校只花一点点钱,就能吸引到比一般营销更大的流量,可能换得更多普通孩子的报名了,在优秀学生身上损失的学费也就能马上回来了。所以“免学费”三个字,既能体现学校求贤若渴,又能体现背后资方实力雄厚,还能吸引来更多家长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