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一种深层的焦虑,不是解决任何具体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68801_0.shtml因着机缘,理出了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主题,其实之前分享过:致广大,尽精微。先说说这个机缘。今天下午见了一个3、4年没有见的老同事,这哥们属于那种极其聪明的人,英国留学,先是在马来西亚做广告,后来在北京做广告。我们09年做了一年同事,后来他自己创业开了广告公司,现在还在做。今天见面聊起他最近的问题,他属于物质欲望比较重的人,但是人极其聪明,也极其有拼劲,所以事业做得也不错。但是呢,他最近两年越来越觉得不对劲。有强烈的恐惧感不安全感,身体不好,心中焦虑。比如:车停我楼下,就会担心会不会被划了;孩子好不容易拖关系进了北京很好的学校,又担心住的太远要搬家,孩子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公司今年的赚的好像没有去年多,做事好像也没去年顺利;甚至,他都不敢做飞机了,很远的地方都坐高铁;他很敏感,甚至看到朋友在朋友圈里发的上市的照片,就能感觉自己瞬间成为那个朋友,感受到公司上市的那种狂喜,那种感受,然后就没兴趣了……总之,就是各种问题,各种焦虑,各种恐惧……但是呢,自己也知道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表层的问题。问题并不是业务不顺,赚钱不多,飞机失事,孩子上学……问题比这个深层得多,就是一种深层的焦虑。这个焦虑,好象不是解决任何具体问题可以解决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前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的人,开始看《黄帝内经》,甚至打算找个寺庙去呆一呆。他年纪不大,34岁,好像自己想得到的基本也得到了,那些更多的欲望,好像想一想也就那么回事。看来,他要开始回头,去看看自己究竟怎么回事了!人在某个时候,我们在这个世界混久了,当发现那些外在的获得,总是不能掩盖一个根本不安的时候,总会回头来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是第一步。创巴仁波切在解读禅宗的十牛图的时候,说这个第一步:这是第一步,踏出这一步的动力是你感觉到不对,有什么东西缺失了。这种缺失的感觉让你痛苦。你不顾一切地找寻,想让事情变得对头。你发现,举凡自我试图创建理想环境的努力皆无效。问题总会层出不穷,解决了这个又有下一个,但是那个根本的不安始终在。但这并不是我今晚要聊的重点,今晚我聊的重点,其实是踏出这第一步以后,我们已经开始在追寻,甚至已经找到一些具体的修行法门之后的事情。我们发现,当我们开始追寻,并且找到并尝试一些法门以后,某一个阶段,会陷入一个瓶颈。这里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我们可能找到了佛学,皈依了师傅,师傅教导我们打坐观呼吸。我们从纷繁复杂的俗世里抽身出来,以前忙于工作忙于应酬的,慢慢开始收心回来。工作不像以前那么拼命了,很多事能成就成,不成也不太强求了。应酬,能不去就不去。我们的向外的能量开始慢慢地回收,开始慢慢地感受到平静。我们在家喝茶,看书,打坐。这种宁静越来越深入,我们渐渐地获得一种新的快乐和喜悦,这种快乐和喜悦,好像和之前那种赚到钱,做成一单生意,认识一个关系很广社会地位很高的人所带来的快乐不一样——甚至我们觉得之前那种快乐和喜悦根本不算啥,这才是真的快乐和喜悦呢!慢慢地,我们开始有更为深入的平静体验,甚至慢慢地在打坐中会有各种舒适愉悦的体验。我们越来越沉醉于这种生活方式了——在家看书,打坐,喝茶,修行,和同修一起探讨。慢慢地社会关系也转为和我们差不多的人。甚至出去和之前的朋友都聊不到一块去了,渐渐地关系也变得简单。甚至,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觉知力的提升,观察力加强,能感受到身体和心非常精微的变化。往往,我们的身体会在这个阶段经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我们的心也会经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回收的能量,让我们的身体慢慢地解决之前遗留的问题,慢慢好转;让我们的心,能渐渐分辨什么是对物质的欲望,什么是在意别人的看法,慢慢地回到内在。我们好像在修行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很顺利了,照此下去,解脱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但是呢,往往,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在这个时候升起一种新的焦虑。这个焦虑是什么呢?就是好象无法再进步了。身体总是在不断地转化,觉察好像也在不断精微,但是呢,一种深层的焦虑却更加地浮现出来。我们好像没什么进步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这个轮回看起来和之前那种,赚了钱想赚更多,事业做大了想做得更大的轮回不一样。但是他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扩展,需要的是——致广大。它是必然的,当我们的能量收束,朝向精微的层面越来越深入,它会遇到瓶颈,越来越难再深入。我们的能量是汇聚了,但是又难以再深入,这个能量无处可去。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我们会发现,不修行还好,一修行反而和家人的关系更恶劣。社会上的关系,工作上的关系那些人,我们可以不见,但家人天天面对面啊。我们更敏锐的观察,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家人的“业力模式”,当然,也看到自己在关系中的不耐烦。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走出去,去见更多人,做一些事情。我们需要展开——把觉知从精微的深度,展开为关系的广度。打个比方,就好像一把钻子,不断地向下钻,我们钻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非常非常吃力,哪怕用比之前更大的力,也收效甚微。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钻子上面的东西,周围的东西清楚掉,就又能向下钻了。所以,我们需要接触更多的人,需要更多的“镜子”,来松动和对治我们那些隐藏的习气。而另一种状况呢?这种状况其实也很多。我们开始觉得不对,但是我们可能是那种怀疑心特别重的人。我们一开始,会比较各种法门,会去接触各种不同的学说,认识不同的高人,参加各种不同的课程,修行各种不同的法门——但一个法门也未深入过。基督教也接触接触,佛学也接触接触,身心灵的课程也参加参加,高僧大德也到处见见,各种法会也参加参加,打坐观呼吸也练练,站桩也站站拜忏也拜拜……道德经也读读,金刚经也读读,当下的力量也看看,正见也看看,人间是剧场也看看,喜马拉雅上的各种讲解也听听……我们刚一听到什么道理,就忙于把它拿来指导生活,指导修行,看看能不能解决自己的那个不安和焦虑。刚一练习某种法门几天,就开始总结分享经验,开始觉得不适合自己就抛弃了。一开始,我们好像也能解决一点问题。我们听了某个大师的开示,哇,茅塞顿开的感觉,好像事儿都不是事儿了;明天练了一下打坐,好像一下就体验到不生不灭的觉知了,就是这个无疑了;后天一听电台了某个法师的讲课,对呀,禅不是修出来的嘛,还修什么修?一开始,这些开示,这些法门就像一颗一颗的药丸,好像我们有什么问题,吃一颗就好了。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了解了很多的哲学流派,很多的宗教法门,认识了很多大师老师,但是那个深层的不安,虽然片刻被掩盖,但是总会再次浮现。甚至,有些人的致广大,比我所分享的这种极端的情况要真诚得多,也要宽广得多。我们会去看历史,深入经藏,做非常深入的比较和思考。我们感觉我们已经非常非常通透了,对于世间的事情,执着也非常少。我们解决了世间上的大部分问题,欲望的恐惧的,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了业力的运行模式,非常清楚地看到依靠外在的获得,不能解决内心的问题。我们甚至知道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每个人都可以为他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我们知道我们赚更多的钱,满足了物质的欲望会有新的欲望升起;我们知道生活中的问题永远会有,解决就是了,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我们都有一套道理来应对它,而且是那么“正确”的道理,它来自经典来自大师的开示;但是,我们依然无法停止追逐的心,反而那个深层的焦虑愈来愈凸显。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把能量收束,深入——尽精微。择一个法门,一门深入下去。就好像刚才我们说的那个钻子,它这里钻钻那里钻钻,可能有的地方钻得深有的地方钻得浅。我们回头一看,我们刨了一个很大的坑,但是却不够深入——那智慧的甘泉依然还没有影儿。《中庸》里说:致广大而尽精微。这其实就是儒家的大法门,我之前也分享过这个话题,但是我之前的分享还是比较浅。致广大、尽精微。这六个字可以有非常非常深入的内涵,也是一个不断交替不断反复的法门,可以说永无止尽。按照佛家有一种说法,说修行的阶段是:小乘——大乘——金刚乘我们经由小乘的窄道,止观的训练,而训练出绵密的观照的能力。然后进入大乘菩萨道,经由不同的对境,修习六度万行而净化我们的业障和习气。然后进入金刚乘的直接转化。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一个阶段,但其实更像一个阶梯。正如创巴仁波切所说:没有经历小乘绵密的观照和戒律的护持,一切都是冰上的城堡。小乘的绵密观照,是大乘对境破执的基础。尽精微与致广大,只是同一件事情的两面。绵密的观照,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带来广大心量。而真正广大的心量,必然会伴随绵密的观照。所以,今晚我的分享,也许可以提醒大家去看一看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情况。如果我们现在感觉进步不错,不断在深入或者扩展,那可以继续现在的方法。但如果我们感觉修行毫无进展,或者说遇到了瓶颈,也许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究竟属于哪种情况。或有助益。为一个人取名的基础,是基于这个人的出生时间,出生时间分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称为四柱;而年月日时,分别对应天干和地支,共八个字,故称为八字。所以,易经取名也好,算命也好,都是以“四柱八字”为基础。本人对儒家、佛家、道家、易经等传统文化,皆有近二十年的研究,本人提供人名、书斋/茶室取名收费服务。有意者请私信本人。
上一篇文章: 在马来西亚留学护照丢了怎么办不要慌看完 下一篇文章: 电信诈骗层出不穷这些套路要提防人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