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2022年亚洲大学排行榜趋势标
11月4日,世界三大“大学排名机构”之一的QS,公布了《年亚洲大学排行榜》。连续三年的排行榜结果(文中配图),似乎在吟唱四个关键词:趋势、标准、论文、博士。
一、整体平稳,中国向上
年排行榜上的前20名中,中国大陆5所大学上榜,新加坡2所,中国香港4所,中国台湾1所,韩国5所,日本2所,马来西亚1所。在年和年的排行榜上,日本有3所大学入学,韩国4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量没有变化。总体上看,按照QS的标准,亚洲大学的整体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
如果把目光聚焦到中国的高校身上,虽然入围前20的数量没有变化,但整体排名却有所上升。
先看香港和台湾的大学,从年~年,台湾大学的排名分别是20、19、19;香港大学的排名分别是3、4、3;香港科技大学的排名分别是8、8、9;香港中文大学的排名分别是10、13、11;香港城市大学的排名分别是19、18、20。
再看内地的大学,从年~年,北京大学的排名分别是?5、7、2;清华大学的排名分别是4、2、5;浙江大学的排名分别是6、5、6;复旦大学的排名分别是7、6、7;上海交通大学的排名分别是?17、10、10。
有个词叫做“此消彼长”,与中国高校“稳中有升”相对应的是,日韩高校的排名,似乎有缓慢下降的趋势。
二、标准特殊,欧美尴尬
QS有《世界大学排行榜》,也有《亚洲大学排行榜》。按理说,既然评价大学的实力,两份榜单采取的标准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亚洲大学排行榜所使用的“入境交换生”和“出境交换生”这两个指标,世界大学排行榜并没有采用。
这样的标准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价值观,那就是“亚洲融入欧美圈值得提倡,学生交流得多,得分就高,学生交流得少,排名就低。
在国际各大知名排行榜当中,QS排行榜被质疑的地方其实不少。常年以来,它有两个方面被攻击得最多,一是主观标准过多,客观标准较少;二是向QS的主体——QuacquarelliSymonds这家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支付咨询费的大学,似乎排名都不低。
三、论文亮眼,些许担忧
篇均论文引用率前中,有53所内地大学,占比超过50%,看起来很“光荣”,但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有些大学,为了让数据好看,鼓励发水文;有些大学,为了让自己排名提高,不惜把“提高互引数量”当做学校重要工作。
发得多,不代表质量高;引得多,不代表有价值。对照数据办学,似乎偏离了教育的本意,难道学校的管理者不明白吗?当然不是。可又是什么让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他们,不惜纾尊降贵,对数据、指标、排名趋之若鹜呢?
四、学段重点,基数核心
内地大学的博士生比例并不“显山露水”,仅在前中占了11个位置,但我认为这未必是坏事。我们的大学生数量很多,如何提高高职专科院校和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虽然我们的博士生比例似乎不高,但绝对数量并不少。
每一家排行榜都是由机构制作的,每一家排行榜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每一家排行榜都会被吐槽。与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