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方言,你知道多少王阳心带你走进海南的
大家好,我是王阳心,今天要跟大家聊聊海南说什么方言。海南方言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语言,它跟我们常听到的粤语、闽南语都不一样,它有自己的音韵、词汇和语法。海南方言是海南岛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也是海南民系的母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那么,海南方言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它又有哪些方言片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海南方言的起源
海南方言的起源,要追溯到宋代末期,那时候,由于战乱,大量的闽南人南下避难,他们先到了潮汕平原,后来又跨过珠江三角洲,进入了雷州半岛和海南岛,把闽南语带到了这些地方。这些闽南人跟当地的黎族、苗族、疍家等少数民族交往,形成了海南民系,他们的语言也受到了周边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了海南方言。
海南方言的特点
海南方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声母方面,海南方言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这在汉语方言中很少见。闽南语的送气音,如p?、t?、k?,在海南方言中变成了擦音,如f、h、x。闽南语的不送气音,如p、t、k,在海南方言中变成了内爆音,如?、?、?。闽南语的s和ts类声母,在海南方言中多数变成了t。这些变化使得海南方言跟闽南语完全无法互通。
-韵母方面,海南方言把闽南语的鼻化元音都变成了口元音,如an、en、in、un,在海南方言中变成了a、e、i、u。北部方言普遍保留了入声的-p、-t、-k尾,如cap、cat、cak,在海南方言中读作fap、hat、hak。南部方言则多数把入声字变成了喉塞尾,如cap、cat、cak,在海南方言中读作fah、hah、hah。海口、万宁等地又跟潮州话一样,把-n/-t变成了-ng/-k,如can、cat,在海南方言中读作cang、cak。
-声调方面,海南方言的调类数为6-8个,北部方言都是8个调,南部方言多数为7个调,三亚港门是6个调。海南方言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四种,每种又分阴阳两调,如平阴、平阳、上阴、上阳等。海南方言的声调跟闽南语的声调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也有很多的差异。
海南方言的片区
根据语音特征,海南方言内部可以分为两区四片,即北部西片、北部东片及东南片,南部东片、南部西片。
-北部西片:海口市区、定安县、澄迈县、屯昌县、琼中县东北部等地。这个片区的特点是把古代透定母字读作h,如ha、he、hi、ho、hu,而不是x,如xa、xe、xi、xo、xu。
-北部东片及东南片: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陵水县、三亚市东部等地。这个片区的特点是保留了闽语由m变来的b,如ba、be、bi、bo、bu,而不是v,如va、ve、vi、vo、vu。
-南部东片:三亚市南部、乐东县西南部、东方市西部等地。这个片区的特点是把入声字的-p、-t、-k尾变成了喉塞尾,如fah、hah、hah,而不是fap、hat、hak。
-南部西片:昌江县北部、白沙县北部、保亭县保城镇等地。这个片区的特点是把鼻音韵母的-n、-ng变成了-l、-r,如cal、car、cil、cir,而不是can、cang、cin、cing。
海南方言的影响
海南方言不仅在海南岛上广泛使用,还传播到了海外,如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地,成为了海外琼籍华人的共同语言。海南方言也对海南岛上的其他语言产生了影响,如黎语、苗语、疍家话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海南方言借词。
海南方言的前景
海南方言作为海南岛的主要语言,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它是海南人的骄傲和标志,也是海南人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然而,海南方言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如普通话的推广、方言的分化、语言的保护等。海南方言的发展和传承,需要海南人的共同努力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