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宝藏最多的地方,一名外国人研究地
《史记·大宛列传》:“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海上丝绸之路
提到丝绸之路,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知道这是我国古代的一条贸易路线,也是现如今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的一带一路。但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并不只有一条陆路,而是陆路与海路并存。海上丝绸之路不被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其概念的提出相对较晚,另一方面是因为航海技术限制,海上丝绸之路所取得的成就相对较小,因此被大多数人所忽视。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无论是陆地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名词都是由外国汉学家提出,并逐渐在国际社会被认可的。年,法国汉学家沙畹在他的著作《东亚论丛》中首次提出海上一带一路的概念,指出这是一条从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兴盛的贸易路线,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上贸易路线。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般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的广州、泉州等城市,终点一般设立在日本、朝鲜半岛、南海诸岛等等。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郑和下西洋,走的就是这条贸易路线。并且,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清朝末年,这些海关城市被西方国家用炮火轰开,虽然给我国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经济损失,但也进一步提升了这些港口城市的贸易活力。
南海内的沉船
并且,这条位于南海一带的贸易路线,同时还是一座非常巨大的藏宝库,堪称是中国黄金宝藏最多的地方,这又是为何呢?答案很简单,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海上贸易路线,这里曾出现过很多次沉船事故。
在古代社会时期,或者说在航海大发现时代来临之前,中国的海运贸易还是非常发达的。此时的欧洲,它们的海上运输仅仅局限在地中海一带,比如说威尼斯、马赛、巴伦西亚等等,像是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抵达大西洋,又或者通过好望角前往非洲,那都是地理大发现时代的事情了。
因此,在这一时代来临之前,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非常发达且优越的,其贸易路线长、途径国家多、辐射范围广,为古代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并且,每一艘在这里航行的中国货船,基本上都带着丰富的宝物。试想一下,千百年来这些发生事故的沉船全部坠入海底,将会是多么庞大的宝藏。
遗憾的是,想要在这么庞大的海域打捞古代沉船里的货物,其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再说,国家不可能动用行政力量来做这种事情。因此,很多国外的冒险家偷偷来到我国南海,希望能够找到古代的沉船,虽说绝大多数人都是铩羽而归,但却有一个人获得了成功。一名外国人研究地图,盗走2亿多元宝贝,这个人便是来自英国的迈克·哈彻。
英国探险家
迈克·哈彻自幼喜欢野外探险,甚至还为此在澳大利亚开了一家打捞公司,专门负责寻找打捞古代沉船。中国南海宝藏众多,哈彻一直以来都对其有想法,只不过碍于海域过大,再加上线索有限,一直没能付诸行动。然而,机会最终还是被他等到了。
年,哈彻在一部名为《东印度航海指南》的书籍当中,发现了一艘19世纪沉船的线索。这是一条从广州厦门开往马来西亚的货船,上面携带了数百万瓷器以及上千名乘客,可却在航行过程中发生意外,绝大多数乘客以及宝物葬身海底。因此,这起意外被记载到了这部书籍当中。
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这或许就是一起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意外事故。然而在哈彻眼里,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机会。他根据书中记载的线索,带领他的团队前往事故地点进行打捞,最终发现了那艘沉没上百年的沉船,将其内部尚存的瓷器全部打包带走,赚了上亿元的美金。
不得不说,对于我国考古学界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灾难,大量的中国瓷器被输送至海外市场,日后还需要我们重新花钱将其购入。因此,为了避免事情再一次发生,现如今我国加强了对南海一带的监管,杜绝再出现类似事件,以保护那些沉没在南海深处的珍贵宝物。
参考资料:《东亚论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53.html